四野军以其骁勇善战、屡战屡胜的战绩广为人知,尤其是他们从北方到南方的长征中,屡次创造了辉煌的战功。然而,真正执行攻占海南岛任务的主力军,是第四野战军的40军和43军,尤其是43军,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,所向披靡。
在提到43军时,不能不提到一个特殊人物:鲁湘云。这个人带领8名战士,乘坐一只木船,成功重创了敌人的铁甲舰,成为这场战斗中的关键人物。那么,鲁湘云到底采取了怎样的“妙计”,帮助我军突破敌军防线,率先为解放海南岛赢得了先机呢?
1949年10月,广州解放后,解放海南岛便成了急迫的任务。此时,国民党残余势力已败退至海南岛,并在岛上建立了海南防卫总司令部,薛岳担任总司令。该防卫总司令部的军力不容小觑,拥有5个陆军军、1个特种兵部队、海军第3舰队、1个海军陆战队团以及4个空军大队,总兵力达到10万人。为了防止我军攻占海南岛,国民党在岛上构筑了坚固的“伯陵防线”,企图依靠琼州海峡将岛屿坚守住,进而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。
展开剩余70%1949年12月,四野根据毛主席的指示,命令40军、43军等组成渡海作战兵团,进入雷州半岛进行战斗准备。然而,纵使四野军有着压倒性的战斗力,面对茫茫大海,战士们的信心却受到了挑战。大海波涛汹涌,海上战舰不断出现,许多战士对能否成功渡过海峡感到疑虑重重。就在这时,43军的副排长鲁湘云带领着8名战士,成为第一个用小木船渡海的人。
鲁湘云,1926年12月出生于湖南浏阳的北盛镇。那片大山和江水赋予了他坚韧的品格。1947年,他投身人民解放军,并在次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1950年2月20日,鲁湘云和8名战士乘坐小木船,朝着茫茫大海驶去。然而,刚刚出海,突然海风停了,船失去了风力的推动,漂浮在海面上,毫无进展。无奈之下,鲁湘云与战士们只能在船上度过一夜。
第二天清晨,一阵东北风突然卷起,船帆重新鼓起,鲁湘云立刻指挥队员们准备出发。这时,船上的战士王金秀突然大喊:“副排长,前方有一黑影!”鲁湘云定睛一看,只见海面上出现了一个黑影,正在迅速接近。凭借着丰富的经验,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艘敌舰,于是迅速下令:“把军帽摘了,大家注意隐蔽,升篷的同志把篷布放下半边!”
船员们迅速行动,气氛瞬间变得紧张。没过多久,那黑影果然成了一艘敌舰,鲁湘云和战士们的心情也随之紧张起来。毕竟,他们乘坐的仅是一只普通的小木船,而敌舰装备精良,且拥有铁甲防护,双方的实力差距极大。就在敌舰一步步逼近时,鲁湘云沉着应对,他一声令下:“打!”战士们迅速从船舱中取出武器,准备迎战。小木船上的装备仅有1挺机关枪、4支冲锋枪、3支步枪和1个枪榴弹筒,而敌舰上却装备了火炮、重机枪等强大武器,差距显而易见。
敌舰接近后,开始猛烈轰击小木船。一枚炮弹击中船上的篷绳,船篷掉落,船身倾斜,船舵也被打坏。敌舰的高射机枪不停扫射,但小木船因受到海浪的影响,摇晃不定,敌人很难瞄准。鲁湘云迅速抓住了这个机会,他大声喊道:“同志们,沉住气,等它更近,我们再给它一击!”战士们点头表示同意,纷纷紧握武器,屏住呼吸,等待时机。
敌舰误以为小木船已经损坏,于是大胆靠近。直到距离仅有150米时,敌舰停下了射击,并开始向小木船喊话:“投降吧,缴枪不杀!”鲁湘云听后,冷笑一声,心中暗骂:“打吧!”此时,3班副班长已经拿起冲锋枪准备开火,鲁湘云却稳住了他,低声说道:“等等,靠得更近些再打。”当敌舰距离小木船仅剩50米时,鲁湘云一声令下:“打!”战士们开火了,叶英等特等射手精准瞄准敌舰指挥官,将其击倒。敌舰顿时乱作一团,四处逃窜。
敌舰试图逃跑,但鲁湘云并不放弃。他命令战士们投掷手榴弹,当敌舰再次靠近时,小木船与敌舰擦身而过,手榴弹纷纷落入敌舰甲板,随即发生剧烈爆炸,敌舰冒起了浓烟。小木船继续向敌舰开火,最终敌舰不堪重负,转身逃离。整个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,最终敌舰被击退,鲁湘云和战友们以极小的代价重创了敌舰。
这场战斗,不仅是一场奇迹,也证明了四野军的勇气与智慧。在解放海南岛的战斗中,四野军成功将红旗插上了祖国的最南端。这一战,成为了中国海军历史上的一页传奇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配资平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