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女排新动态,国家队主动调整节奏,赵勇主导力有限
谁见过国家队专门为联赛腾地方?今年真让人有点意外。往年都是一切围着大集训转,连赛程长短都得看国家队脸色。
这回不一样了,新鲜事来了——头一次为了给排超联赛留时间,把训练计划主动往后挪。这不是小动作,对老粉来说算是破天荒的操作。
翻开最新公布的排超日历,那叫一个密实。明年的比赛因为赶上了个大事——全运会,要拖到12月13日才开打,一直能撑到明年春天结束,最晚能拖到4月1日收官。
这么算下来,也就是说所有参加俱乐部的人,到四月份还在忙比赛。那边厢想搞集训,只能等到差不多四月十号以后才能动手。不夸张地说,这安排直接把训练期压缩到了一个多月。
大家都清楚,每年世联赛基本都是五六月就拉响战鼓。今年这样子没啥变化,但对启用新人力度这么大的阵容来说,就显得紧巴巴了。一堆二十岁不到的小孩,还没怎么摸成年组,就要去和世界级高手碰面?
换成以前,不管是谁带队,都不会省着练。从前黄金时代那些教练,比如陈忠和、郎平,一出名单就是长达三四个月的大闭关,有时候甚至更久。什么年前定名单、正月初七就拉人进营地,全是惯例,不信问问老球迷还有没有印象。
技术比拼这一块其实不用多说,中国女排从来靠细腻配合吃饭,说白了身体条件跟欧美球队比不上,只能拿功夫补。所以长期集训变成标配,从来没人敢像欧美那样只练一个来月就杀出去打天下。
现在倒好,新一届班底里满是青少年苗子,各种试水,但偏偏又不给足够磨合机会。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是考验能力,可现实摆在眼前:年轻球员缺经验,大场面容易掉链子,没有系统训练可太难熬住气场了。
有意思的是,这么重要的节点,却看不出来主教练有什么决定权。在目前这个局面下,轮不到赵勇拍板,他更多只能听命行事。一句话,现在他的位置就是“背锅侠”,别人布置任务,他负责执行。如果结果不好,很可能还是他承担责任,人设已经快被钉死在墙上了,看着挺无奈但也习以为常吧。
很多圈内聊起来,都觉得这种情况多少反映了一些管理风格问题。毕竟真正懂业务的人如果话语权低,只剩下被动服从,那整个团队氛围自然很难激发最大潜力。有不少声音开始质疑这样的模式是不是还适合如今国际竞争环境,不过具体咋走,还得继续观察发展趋势才知道答案。但至少可以确定一点,今年这套玩法确实有点新鲜感,也有人盼望接下来会发生一些改变,让整体水平再涨一波。不过实际效果如何,还要等赛事过去之后再慢慢体会其中滋味吧。
炒股配资平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